全国多地方将向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发放补助 网友:会鼓励大家生孩子吗

全国多地方将向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发放补助 网友:会鼓励大家生孩子吗

#多地将向二孩三孩家庭发放补助#2月22日,杭州宣布,今年将首次对同一对夫妇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的家庭发放育儿津贴。记者梳理后发现,除了杭州,济南等地也出台了鼓励生育的财政补贴政策,尤其是对二孩和三孩的生育。

2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回老家”活动结束。在本次活动获得的数据中,“近三成农村青年无生育意愿”的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也有很多人不想生孩子。发放这样的补贴真的会鼓励大家生孩子吗?”有网友这样说。

对此,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袁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持合理的出生人口数量。然而,对于那些不愿意生孩子的人来说,这种补贴措施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我觉得不仅要鼓励二孩和三孩家庭,还要补贴独生子女家庭。”

撰写《回乡》报告的主要负责人卢说,要合理增加人口,最重要的是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特别是对农村青年,不要让他们的生育能力很快消失。

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生育补贴政策:

杭州和济南为二孩和三孩家庭提供补贴。

2月22日下午,在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杭州市政府2023年民生工程表决结果出炉。今年,杭州将首次对生育二孩和三孩的同一对夫妻发放育儿津贴,新出生的孩子户籍在杭州。拟对二孩家庭一次性补助5000元,对三孩家庭一次性补助2万元。

杭州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在接受《浙江日报》采访时表示,按照2022年出生率计算,预计育儿津贴总额在1.4亿元左右,覆盖2.5万个家庭。

1月11日,据齐鲁网。com,济南市委、市政府发布《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规定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其济南市户籍符合生育政策的,每月领取60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直至子女满三周岁。

经过梳理,红星新闻记者发现,沈阳、长沙、云南等地近期也颁布了二孩和三孩家庭生育补贴发放方案。

相比之下,深圳计划给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生育补贴。

今年1月,深圳市卫健委发布了《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采取差异化、累进制的方式向市民发放育儿补贴。其中规定,生育第一个子女并在家登记的,除每年发放1500元的育儿津贴和三年累计7500元的补贴外,拟发放一次性生育津贴3000元。

二胎在家出生并登记的,拟发放一次性生育津贴5000元,此外每年发放育儿津贴2000元,三年累计补助11000元。第三个孩子在家出生并登记的,计划发放一次性生育津贴10000元,每年发放育儿津贴3000元,三年累计补助19000元。平均而言,有三个孩子的家庭每年领取的生育津贴最多。

“近三成农村青年无生育意愿”热搜背后

远非悲观,这只是目前受访者的意愿。

2022年中国出现人口负增长,给予很多补贴鼓励生育。但数据显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当代年轻人的生育欲望都明显下降。“2023年我在家乡看到了什么”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4917份,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425个市/县/区,其中农村地区57334份,占总问卷的54.6%,城市地区47583份,占总问卷的45.4%。

问卷数据显示,没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27.72%,有生育一个孩子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38.04%,有生育两个孩子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32.49%,有生育三个及以上孩子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1.75%。

“不育青年的比例接近30%,但这个数据不是农村不育青年的比例,而是问卷覆盖的农村和城市青年的总比例。”作为撰写该报告的主要负责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鲁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如果拆解开来,农村地区没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比例约为24%,城市地区没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比例约为31%。

不过,卢也表示,这样的数据不可能完全准确,也远远谈不上对人口增长持悲观态度。

“首先,我们的调查问卷是通过微博进行的。使用微博并愿意参与问卷调查的年轻人,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这类人思想比较开放前卫,生育意愿相对较弱。

另外,对于参加调查问卷的人来说,这只是他们现在的愿望。目前他们没有要孩子的欲望,不代表他们以后不会要孩子。一旦他们遇到喜欢的人或者改变了想法,他们就会改变。但相对来说,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未来一般不会有太大改变。”

为什么农村青年群体的生育率也会下降?

专家:成本增加+概念影响

不过,鲁也表示,即使没有达到网上所说的近30%,也有24%左右的农村青年没有生育意愿,这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21年农村青年婚姻关系调查的通知》,浙江、重庆、山东、四川等地区相关统计部门在6月至7月进行了相应的调查。以浙江宁波为例。在当地已婚或离异的农村青年中,有一个孩子的比例为62.5%,有两个孩子的比例为23.21%,有三个孩子的比例为0.89%,13.39%的受访者无子女。

鲁说,现在看来,农村青年没有生育意愿的比例约为24%,低于城市青年没有生育意愿的比例约31%。但是这个数据呈现出比较一致的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农村和城市的变化是一致的。

谈及农村青年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他们不愿意生孩子或少生孩子,鲁说,这种变化与城市青年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基本一致。“以前农村生二胎是底线,至少生两个,现在二胎是上限。很多夫妻如果最多生两个孩子,就不愿意多生。”

首先,很多农村青年选择在城镇或城市生活,会增加农村的生活成本,抚养孩子本身也会增加负担。另外,就是观念的转变。虽然很多人出生在农村,但是随着学习和工作,他们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在乎自己的感受,不愿意把精力花在养孩子或者多生孩子上。

生育津贴会有效吗?

专家:没必要推销“人口焦虑”

但有必要减轻年轻人的生育负担。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意味着我国人口迎来负增长。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结婚、生育,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在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袁鑫看来,目前这一政策的效果还不明显,生育津贴对增加年轻人生育意愿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对于已经决定要不要孩子的人来说,我想他们不会因为能拿到生育津贴就改变主意,但这种生育津贴有鼓励大家生孩子的意义和引导作用。另外,我认为不仅二孩和三孩家庭需要补贴,一孩家庭也需要一定的生育补贴。”

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阳在2021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要把乡镇的教育搞好,让农民的后代不用去县城读书,节省农民家庭的生活和婚姻成本,同时农村的城镇化也要伴随着充分的就业机会。

比如农民去县城买房,可以同时在县城就业。这才是真正的城镇化,不增加农民生活负担。在中国,农村人口至少有5亿到6亿。如果能改善乡镇教育,提高县域就业机会,相信县域将成为中国的生育高地和人口增长的“蓄水池”。

“与城市青年‘固化’的生育意愿相比,农村青年和县城青年由于家庭和环境因素,仍然愿意生孩子甚至多生孩子。”鲁认为,归根结底还是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减轻年轻人的生育负担,不要让年轻人尤其是农村青年的生育意愿迅速消失。

袁鑫表示,虽然中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但也没必要过度推销“人口焦虑”。

“人口下降其实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阶段。很多国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口大国。通俗地说,就是用更少的人可以做更多的事。同时,我们将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保持人口合理增长。现阶段,我觉得没必要过分推销‘人口焦虑’。”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发布者:网络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ews.bangxushiye.com/467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26日 上午9:49
下一篇 2023年2月26日 上午10:06

相关推荐

  • 前夫接孩子带走2儿子独留女儿 伤心哭着问妈妈:为什么爸爸哥哥不接我?

    前夫接孩子带走2儿子独留女儿 伤心哭着问妈妈:为什么爸爸哥哥不接我? #前夫接孩子带走2儿子独留女儿#1月10日,河南省,前夫来接孩子,却只带了两个儿子,留下女儿,伤心得哭了。母亲问她为什么哭。孩子说她爸爸和她哥哥都没来接她。据她母亲说,离婚的女儿判给了她,她不知道怎么化解孩子的委屈。 女方前夫接了两个儿子,女儿哭着问妈妈:为什么爸爸哥哥不接我?女:我不知道…

    2023年1月12日
    0
  • 共赴艺术邀约,全美世界“艺启童行”公益夏令营走进北京

    8月20日,全美世界·第二届“艺启童行”公益艺术夏令营画展暨结营仪式在北京银帝艺术馆落下帷幕,此次夏令营由全美世界与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来自湖南、四川、河南以及陕西四个省份的51位乡村少年们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艺术之旅。 一周的时间,孩子们跟着中央美术学院少儿美术教研中心的老师学习艺术的技巧、绘画的方法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前…

    2024年8月23日
    0
  • 浙江小男孩面对帝王蟹年夜饭掏出了泡面 网友:看到盒子都惊呆了

    浙江小男孩面对帝王蟹年夜饭掏出了泡面 网友:看到盒子都惊呆了 #男孩面对帝王蟹年夜饭掏出了泡面#浙江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除夕夜,一个小男孩面对满满一桌子的山珍海味,纹丝不动。突然他拿出一盒东西放在桌子上。网友看到盒子都惊呆了。原来,大年三十,家里做了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和帝王蟹,男孩却久久没有咬一口。他果断拿出了想吃很久的泡面。 网友看到这幕后都惊呆了:突然…

    2023年1月23日
    0
  • 浙江宁波某公司发一笔特殊的年终奖,十几年的老员工人手1个30克金牌

    浙江宁波某公司发一笔特殊的年终奖,十几年的老员工人手1个30克金牌 #公司年终奖老员工人手1个30克金牌#近日,一则“公司给一老员工发年终奖30克金牌”的新闻引起网友关注。1月12日,在浙江宁波,一家公司给老员工发了一笔特殊的年终奖。工作满10年的员工将获得30g金牌!据了解,该公司花费数百万元定制了68枚金牌和226枚银牌,分别颁发给工作5年和10年的老员…

    2023年1月15日
    0
  • 媒体:2022年全国人口或出现负增长,养老保险可持续性面临新挑战

    媒体:2022年全国人口或出现负增长,养老保险可持续性面临新挑战 #媒体:2022年全国人口或出现负增长#按照惯例,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期发布2022年全国人口数据。人口和经济领域的专家曾预测,中国将在2022年或不晚于2023年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蔡芳最近表示,人口负增长时代是一个新时代。同时,老龄化已经进入更深层次,未来提升的速度…

    2023年1月16日
    0
  • 女子回到老家过年忘关燃气,从年前烧到初五:幸好当时开的是小火

    女子回到老家过年忘关燃气,从年前烧到初五:幸好当时开的是小火 #女子回老家忘关燃气从年前烧到初五#女人从老家过完年回了家。当她打开门时,她闻到一股强烈的烟味。这个女人感觉很糟糕。去厨房检查后,她发现腊月二十九走的时候忘记关火了。煤气炉保持最小的火,她打开后盖后,更加害怕了。 到了厨房,她发现煤气炉还在烧着小火。当她揭开上面的锅盖时,发现锅底已经烤干了,锅底的…

    2023年1月28日
    0
  • 江苏一女子晒在老家镇上25万买的108平米的房子,送到35平米车库

    江苏一女子晒在老家镇上25万买的108平米的房子,送到35平米车库 #女子晒老家镇上25万买的108平房子#1月27日,江苏。女子曝光了姐姐在老家镇上花25万买的房子,网友看后直呼羡慕。房东总面积108平米,3房2厅1卫,35平米车库。 在门的左手边,有一个宽敞的厨房,公寓也轮廓分明。所有房间都使用得当。客厅朝南,带阳台,房间采光也很好。房子里有三间卧室,偶…

    2023年1月30日
    0
  • 手机背大锅!据调查,夫妻离婚三成与一方沉迷手机有关

    手机背大锅!据调查,夫妻离婚三成与一方沉迷手机有关 #三成离婚与一方沉迷手机有关#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给夫妻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长江日报的调查信息显示,已经有30%的离婚是因为一方沉迷手机造成的。 据调查,由于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沉迷手机,夫妻之间的交流减少,甚至可能导致夫妻感情的疏远。而且,在家沉迷手机还会降低家庭氛…

    2023年1月30日
    0
  • 云南楚雄一地红马甲拦旅游车收卫生费,既不合法也不聪明

    云南楚雄一地红马甲拦旅游车收卫生费,既不合法也不聪明 #云南一地红马甲拦旅游车收卫生费#1月24日,在云南楚雄,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东坡乡白马口村有穿红色马甲的人挡住10元卫生费,地上还有交警部门的路障。第二天,东坡傣族乡政府工作人员回应称知道此事。该行为并非政府主导,而是某公司在举办旅游活动。只有来参加活动的游客走这条路,村民住在别处。交警部门设置路障维持秩…

    2023年1月26日
    0
  • 湄洲岛妈祖影视城开业在即,打造全国首创妈祖文化情境交互式实景演艺

    在蔚蓝的东海之滨,孕育着一片神话与传奇浸润的土地——湄洲岛。这里拥有千年不息的妈祖信仰、独一无二的湄洲岛渔村风情,文化浓郁,风光旖旎,由刘涛主演的央视大型神话电视剧《妈祖》更于此取景拍摄,塑造经典场景,创造收视奇迹。 这个盛夏,全国首创妈祖文化情境交互式实景演艺《缘起湄洲》即将在湄洲岛妈祖影视城震撼上演,迎接八方来客。 图:湄洲岛妈祖影视城,全国首创妈祖文化…

    2024年6月25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