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方将向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发放补助 网友:会鼓励大家生孩子吗

全国多地方将向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发放补助 网友:会鼓励大家生孩子吗

#多地将向二孩三孩家庭发放补助#2月22日,杭州宣布,今年将首次对同一对夫妇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的家庭发放育儿津贴。记者梳理后发现,除了杭州,济南等地也出台了鼓励生育的财政补贴政策,尤其是对二孩和三孩的生育。

2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回老家”活动结束。在本次活动获得的数据中,“近三成农村青年无生育意愿”的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也有很多人不想生孩子。发放这样的补贴真的会鼓励大家生孩子吗?”有网友这样说。

对此,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袁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持合理的出生人口数量。然而,对于那些不愿意生孩子的人来说,这种补贴措施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我觉得不仅要鼓励二孩和三孩家庭,还要补贴独生子女家庭。”

撰写《回乡》报告的主要负责人卢说,要合理增加人口,最重要的是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特别是对农村青年,不要让他们的生育能力很快消失。

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生育补贴政策:

杭州和济南为二孩和三孩家庭提供补贴。

2月22日下午,在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杭州市政府2023年民生工程表决结果出炉。今年,杭州将首次对生育二孩和三孩的同一对夫妻发放育儿津贴,新出生的孩子户籍在杭州。拟对二孩家庭一次性补助5000元,对三孩家庭一次性补助2万元。

杭州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在接受《浙江日报》采访时表示,按照2022年出生率计算,预计育儿津贴总额在1.4亿元左右,覆盖2.5万个家庭。

1月11日,据齐鲁网。com,济南市委、市政府发布《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规定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其济南市户籍符合生育政策的,每月领取60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直至子女满三周岁。

经过梳理,红星新闻记者发现,沈阳、长沙、云南等地近期也颁布了二孩和三孩家庭生育补贴发放方案。

相比之下,深圳计划给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生育补贴。

今年1月,深圳市卫健委发布了《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采取差异化、累进制的方式向市民发放育儿补贴。其中规定,生育第一个子女并在家登记的,除每年发放1500元的育儿津贴和三年累计7500元的补贴外,拟发放一次性生育津贴3000元。

二胎在家出生并登记的,拟发放一次性生育津贴5000元,此外每年发放育儿津贴2000元,三年累计补助11000元。第三个孩子在家出生并登记的,计划发放一次性生育津贴10000元,每年发放育儿津贴3000元,三年累计补助19000元。平均而言,有三个孩子的家庭每年领取的生育津贴最多。

“近三成农村青年无生育意愿”热搜背后

远非悲观,这只是目前受访者的意愿。

2022年中国出现人口负增长,给予很多补贴鼓励生育。但数据显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当代年轻人的生育欲望都明显下降。“2023年我在家乡看到了什么”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4917份,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425个市/县/区,其中农村地区57334份,占总问卷的54.6%,城市地区47583份,占总问卷的45.4%。

问卷数据显示,没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27.72%,有生育一个孩子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38.04%,有生育两个孩子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32.49%,有生育三个及以上孩子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1.75%。

“不育青年的比例接近30%,但这个数据不是农村不育青年的比例,而是问卷覆盖的农村和城市青年的总比例。”作为撰写该报告的主要负责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鲁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如果拆解开来,农村地区没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比例约为24%,城市地区没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比例约为31%。

不过,卢也表示,这样的数据不可能完全准确,也远远谈不上对人口增长持悲观态度。

“首先,我们的调查问卷是通过微博进行的。使用微博并愿意参与问卷调查的年轻人,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这类人思想比较开放前卫,生育意愿相对较弱。

另外,对于参加调查问卷的人来说,这只是他们现在的愿望。目前他们没有要孩子的欲望,不代表他们以后不会要孩子。一旦他们遇到喜欢的人或者改变了想法,他们就会改变。但相对来说,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未来一般不会有太大改变。”

为什么农村青年群体的生育率也会下降?

专家:成本增加+概念影响

不过,鲁也表示,即使没有达到网上所说的近30%,也有24%左右的农村青年没有生育意愿,这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21年农村青年婚姻关系调查的通知》,浙江、重庆、山东、四川等地区相关统计部门在6月至7月进行了相应的调查。以浙江宁波为例。在当地已婚或离异的农村青年中,有一个孩子的比例为62.5%,有两个孩子的比例为23.21%,有三个孩子的比例为0.89%,13.39%的受访者无子女。

鲁说,现在看来,农村青年没有生育意愿的比例约为24%,低于城市青年没有生育意愿的比例约31%。但是这个数据呈现出比较一致的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农村和城市的变化是一致的。

谈及农村青年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他们不愿意生孩子或少生孩子,鲁说,这种变化与城市青年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基本一致。“以前农村生二胎是底线,至少生两个,现在二胎是上限。很多夫妻如果最多生两个孩子,就不愿意多生。”

首先,很多农村青年选择在城镇或城市生活,会增加农村的生活成本,抚养孩子本身也会增加负担。另外,就是观念的转变。虽然很多人出生在农村,但是随着学习和工作,他们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在乎自己的感受,不愿意把精力花在养孩子或者多生孩子上。

生育津贴会有效吗?

专家:没必要推销“人口焦虑”

但有必要减轻年轻人的生育负担。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意味着我国人口迎来负增长。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结婚、生育,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在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袁鑫看来,目前这一政策的效果还不明显,生育津贴对增加年轻人生育意愿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对于已经决定要不要孩子的人来说,我想他们不会因为能拿到生育津贴就改变主意,但这种生育津贴有鼓励大家生孩子的意义和引导作用。另外,我认为不仅二孩和三孩家庭需要补贴,一孩家庭也需要一定的生育补贴。”

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阳在2021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要把乡镇的教育搞好,让农民的后代不用去县城读书,节省农民家庭的生活和婚姻成本,同时农村的城镇化也要伴随着充分的就业机会。

比如农民去县城买房,可以同时在县城就业。这才是真正的城镇化,不增加农民生活负担。在中国,农村人口至少有5亿到6亿。如果能改善乡镇教育,提高县域就业机会,相信县域将成为中国的生育高地和人口增长的“蓄水池”。

“与城市青年‘固化’的生育意愿相比,农村青年和县城青年由于家庭和环境因素,仍然愿意生孩子甚至多生孩子。”鲁认为,归根结底还是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减轻年轻人的生育负担,不要让年轻人尤其是农村青年的生育意愿迅速消失。

袁鑫表示,虽然中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但也没必要过度推销“人口焦虑”。

“人口下降其实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阶段。很多国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口大国。通俗地说,就是用更少的人可以做更多的事。同时,我们将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保持人口合理增长。现阶段,我觉得没必要过分推销‘人口焦虑’。”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发布者:网络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ews.bangxushiye.com/467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26日 上午9:49
下一篇 2023年2月26日 上午10:06

相关推荐

  • 龙门茭白与和美村跑的美丽邂逅2023年安溪县农民丰收节暨龙门茭白生活节隆重举办!

    https://video-operators.danews.cc/storage/video/QF38NXPfmk.mp4 品龙门味道,拾“茭”野农趣。9月17日,以“茭白有约 拥抱丰收”为主题的2023年安溪县农民丰收节暨龙门茭白生活节在安溪县龙门镇举办,这也是龙门首届茭白生活节。与此同时,2023年安溪县“和美乡村健康跑”、安溪县长跑协会十周年庆长跑活…

    2023年9月18日
    0
  • 浙江小男孩面对帝王蟹年夜饭掏出了泡面 网友:看到盒子都惊呆了

    浙江小男孩面对帝王蟹年夜饭掏出了泡面 网友:看到盒子都惊呆了 #男孩面对帝王蟹年夜饭掏出了泡面#浙江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除夕夜,一个小男孩面对满满一桌子的山珍海味,纹丝不动。突然他拿出一盒东西放在桌子上。网友看到盒子都惊呆了。原来,大年三十,家里做了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和帝王蟹,男孩却久久没有咬一口。他果断拿出了想吃很久的泡面。 网友看到这幕后都惊呆了:突然…

    2023年1月23日
    0
  • 网传重庆一孕妇在小区路边生产离世?物业澄清:母子平安

    网传重庆一孕妇在小区路边生产离世?物业澄清:母子平安 #重庆孕妇小区路边生产离世?物业澄清#最近网上流传一则新闻,说的是重庆某小区一女子在路边生下孩子后死亡。根据流传的截图,有网友表示“估计是耽误时间了。”“母亲死了。”“应该是生在路边,医生出不了大门。” 据了解,事发地点为重庆首个鸿恩国际生活区。围观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称上述言论为谣言,还有一…

    2023年3月8日
    0
  • 浙江义乌一年轻女子恋爱6年被分手,报警找男朋友讨说法

    浙江义乌一年轻女子恋爱6年被分手,报警找男朋友讨说法 #女子恋爱6年被分手报警讨说法#近日,浙江义乌一年轻女子与谈了六年的男友分手,并报警让警察找男方“商量”。警察赶到后,耐心劝说:“既然你已经想清楚了,就一点点。你的付出不值得,要干净体面!” 爱情是很难推理和逻辑的。并不是时间越长越有保障,也不是一方可以永远投入其中。一段感情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

    2023年2月1日
    0
  • 武夷茶产业链再升级!八马茶业武夷山智能化生态产业园落成投产

    11月16日,首届武夷山茶产业展望大会暨八马智能化生态产业园开园仪式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圆满举办。本次活动作为第十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的组成部分,邀请了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第十二届福建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林钟乐,第十一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薛卫民,福建省人大原副主任、海峡两岸茶业…

    2023年11月24日
    0
  • 新乡一男子情绪崩溃他在医院走廊里连扇自己耳光,无力感让人很难过

    新乡一男子情绪崩溃他在医院走廊里连扇自己耳光,无力感让人很难过 #男子情绪崩溃在医院走廊连扇耳光#1月11日,新乡一男子父亲怕花钱,不配合治疗。男子劝解无效后,情绪崩溃在医院走廊里甚至打自己耳光,引起周围患者及家属围观。男人因为无法说服父亲配合治疗而充满无力感,不希望父亲出什么事。 一名目击者称,男子的父亲怀疑他担心住院费高,怕增加孩子负担,不愿意在医院治疗…

    2023年1月12日
    0
  • 盛世榴芳:高光时刻绘就大国外 交新丝路

    五月,石榴花开的季节,火红的花朵点燃着热情的西安。这种原产自中亚的石榴花,2000年前随着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如今已成为西安的城市符号,也成为了丝路沿线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与纽带。锦簇花团构成的六色石榴花,正是这次中国中亚峰会的会标。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中国与中亚国家悠久交往的历史由来已久。中亚地区是“一 带 一 路”的首倡之地。5月18…

    2023年5月26日
    0
  • 前夫接孩子带走2儿子独留女儿 伤心哭着问妈妈:为什么爸爸哥哥不接我?

    前夫接孩子带走2儿子独留女儿 伤心哭着问妈妈:为什么爸爸哥哥不接我? #前夫接孩子带走2儿子独留女儿#1月10日,河南省,前夫来接孩子,却只带了两个儿子,留下女儿,伤心得哭了。母亲问她为什么哭。孩子说她爸爸和她哥哥都没来接她。据她母亲说,离婚的女儿判给了她,她不知道怎么化解孩子的委屈。 女方前夫接了两个儿子,女儿哭着问妈妈:为什么爸爸哥哥不接我?女:我不知道…

    2023年1月12日
    0
  • 集体降薪后,刘强东启动京东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总裁/副总裁被大量更换

    集体降薪后,刘强东启动京东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总裁/副总裁被大量更换 #刘强东强东启动京东近年来最大调整#由于种种原因,刘强东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幕后指挥,但最近,刘强东高调回归前台,而且屡屡出招,干脆利落。 11月22日,刘强东发出了一封全体员工的内部信,随即引爆了网络。 刘强东在信中宣布,副总监及以上级别的2000多名高管降薪10%-20%,职位越高降…

    2023年3月8日
    0
  • 小斑狼工具-做自媒体发多少秒的视频容易火?

    当我们讨论自媒体制作何种长度的短视频更容易走红,首先要明白的是,视频的火爆并不完全由其长度决定,内容质量、观众喜好以及市场趋势等因素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无可否认,视频长度作为观众体验的一部分,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频的受迎程度。 一、短视频时长的市场趋势 依据现行的市场观察和数据解读,受大众喜爱的短视频一般时长在15秒至5分钟之间。这个时间段既可以满足观众…

    2024年12月9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