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爱尔眼科医疗机构近日分享了一例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的典型案例。12岁的王同学通过两年规范使用角膜塑形技术,成功延缓了近视增涨,遏制了屈光参差,为青少年视力保健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3年5月27日,王同学在该医疗机构进行首次视力评估时,发现存在明显的双眼屈光参差。检查数据显示,其右眼屈光度为-2.00D(近视200度),眼轴长度23.24mm;左眼呈现+0.50D/-0.50*170(远视50散光50)的屈光状态,眼轴长度22.38mm。双眼度数差异达到-2.50D,形成显著屈光不平衡。
专业医师指出,双眼屈光差异过大会影响视觉质量,可能引发视疲劳、立体视觉障碍等问题。考虑到王同学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医生建议采用角膜塑形技术进行干预。
角膜塑形技术是一种特殊的视力矫正方法,通过夜间配戴特殊设计的镜片改变角膜形态,白天可获得清晰视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有助于延缓近视变化进程。经过专业评估,王同学开始使用该技术进行视力管理。
2025年7月14日的随访检查显示,经过两年规范使用角膜塑形镜,同时改善用眼习惯,王同学的右眼眼轴从23.24mm回退至23.13mm,左眼眼轴从22.38mm增长至23.26mm。这一变化表明,该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右眼的近视发展,同时避免了双眼屈光度差异的进一步加剧。
该医疗机构视光科陈明永主任表示,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了角膜塑形技术在管理青少年近视发展、控制眼轴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生长发育期,及时采取科学干预对维护视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人员提醒,双眼屈光差异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当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用眼行为时,应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评估。早期发现、科学干预是视力健康管理的关键。
据了解,角膜塑形技术的使用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评估,包括多项专业检查。只有通过规范评估并定期随访,才能确保效果和使用安全。该机构建议,使用该技术的青少年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视力健康管理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专业人员建议,除了科学矫正外,还应保证充足户外活动时间,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长,培养良好用眼习惯。通过综合措施,才能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视力健康。
专业说明:双眼屈光参差是指双眼屈光度数差异超过1.00D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视觉不适。角膜塑形技术通过调整角膜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双眼屈光状态,是管理屈光参差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发布者:网络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ews.bangxushiye.com/13774.html